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善洲故里寻觅“诗和远方”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3-08-18 15:37:13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8月17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到善洲故里寻觅诗和远方”新闻发布会在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野鸭湖举行,5位嘉宾富有诗意又充满原乡情怀地分享了“善洲故里”的施韵甸美。

  彩云之南,施韵甸美。走入善洲故里,不仅能领略“誓把荒山变绿洲”的奋斗诗篇,“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田园诗画,还能感受“地质奇观话沧海”的岁月史诗,“晴空一鹤排云上”的发展赞歌。“诚挚邀请各位来宾和社会各界朋友们,常到施甸走一走、看一看、品一品,共赏多彩文化、共襄发展盛举、共创精彩未来,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善洲故里寻觅属于您的诗和远方!”发布会发出邀请,邀请大家来施甸感受“善洲故里、稻母之乡、地质宝库、高山硒谷”4张名片。

  施甸位于云南西部,古名勐底,傣语意为美丽的坝子,是一个连石头都会唱歌的地方。这里是全国优秀“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善洲同志的故乡,“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杨善洲精神在这里薪火相传;这里也是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全国首位登上太空的载荷专家桂海潮的家乡,“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在这里熠熠生辉。目前,施甸正加快融入保山中心城市“半小时经济圈”,将逐渐成为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节点。

  走进善洲故里,徜徉万亩林海。掩映在林海间的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是全国各地党员淬炼党性之所、寻根固魂之地。云南杨善洲干部学院是“全国地方党性教育特色基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善洲林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首批中国红色地标”,是杨善洲同志人生最后22年留下的宝贵财富,“他的生命,就是大亮山堆积着的绿。他的精神,就是大亮山挺拔着的梁”。如今,善洲林场之旅已成为人们追寻杨善洲同志足迹,体验善洲林场生态奇迹,感悟杨善洲精神的红色文化之旅、体验自然之旅、涤荡心灵之旅。

  走进稻母之乡,漫步美丽田园。施甸属怒山尾翼山地峡谷区,地势北高南低,三面江河环绕,两山夹一坝。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育种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的“稻母之乡”。2017年12月,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题词“云南施甸·中国杂交水稻最佳繁育基地”,2019年6月,施甸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母本繁殖成功率达83.34%。全县水稻制种面积3576亩,科研育种材料3.6万份;玉米制种面积8000亩,繁育品种34个。

  走进地质宝库,穿越亿万时空。施甸境内保存了一套独有的从寒武纪到三叠纪的地层序列和古生物化石群落,5亿年前各地层古生物化石门类10余类,尤其海林檎化石,种类之多、密度之大、保存之完好世属罕见,被中外地质学家称为“中国海林檎的故乡”。2022年10月,全省首个全国地质文化乡——“何元海林檎地质文化乡”授牌。大山之上、小村路旁随处可见的古生物化石,有出现在温暖浅海的珊瑚群,还有生活在冷水环境的苔藓虫,更分布着世界盛名的海林檎、层孔虫、腕足类等珍贵古生物化石资源。

  走进高山硒谷,点亮绿色“硒”望。施甸拥有5万亩天然富硒土地资源,土壤硒含量(0.6mg/kg)为国家标准的1.5倍,是发展富硒产业的绝佳区域。2022年10月,“姚关镇、旧城乡天然富硒地块”获全国天然富硒土地认定。目前,施甸正以“绿色富硒”为定位,发展“富硒+农业”,开发富硒大米、富硒花生、富硒苹果等农特产品,全力打造高原富硒绿色食品牌。山水之间,数万亩良田蕴藏着延年益寿的“长寿元素”,千百顷沃土孕育着发展振兴的“绿色硒望”。在施甸,从稻种繁育到富硒大米,都能品味从“一粒种子”到“一碗米饭”的精彩“蝶变”。(张杨军 张国兰)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8%,排名全省第8位;产业投资增长21.8%,占比达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排名全省第9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3%,排名全省第8位

2024年02月28日 15:26

目前,快递是物流领域综合运输组合效率最高、信息化组织化程度最高、性价比最好、服务范围最广的业态之一,中国快递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

2024年02月28日 15:23

对加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各项重点任务作出系统部署,其中提出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

2024年02月28日 15:22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