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昌宁县唯一全国人大代表于仁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1-05-24 18:25:53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云南经济日报讯(通讯员 杨晓琳)  日前,中共昌宁县委政研室在开展寻访最老党员活动中,走访了截至目前昌宁县唯一的全国人大代表、退休干部于仁同志,聆听他的初心故事。

  于仁,1935年1月10日出生于昌宁县田园镇,195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1953年2月到腾冲当兵保卫祖国,退伍后先后在柯街公社、卡斯公社、县农牧局、县委农工部、县政府农办工作,1994年11月退休。1978年2月,于仁当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昌宁县到目前为止唯一一名全国人大代表。

  难忘初心,光荣时刻不能忘

  “嘿啦啦……天空出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中朝人民力量大,打垮了美国兵呀……”谈到入伍当兵,这位86岁老党员哼起了这首老歌。1953年初,当时18岁的于仁凭着想要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一腔热血应征入伍。入伍后虽然没有参加战争,但是收获了许多,在部队里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说起这段往事,这位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说出了一个名字:郭在航(同音),他的入党介绍人。“当时啊,入伍当兵的没有哪个不想入党的,入党条件要求很高,必须是表现极为优秀者才能入党。平时跑步别人跑十圈我要求自己跑十五圈,我偷偷的练本领,成为班上业务素质较强的兵,一心想着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这个群体的一员。郭在航是我们排长,他觉得我这个小伙不错,勤奋、能吃苦,他介绍我入的党。

  ”入党后,于仁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他为人厚道、助人为乐、大公无私。于仁说:“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是要一心一意为人民,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都不会忘记这个初心。”

  “干”字当先,人民厚望不能负

  1975年9月,于仁到当时的大塘公社任党委书记。当时大塘生产跟不上,为了抓大塘生产,让大塘变色变样,于仁带头“干”字当先,想方设法狠抓大塘棉花种植。

  “如何提高产量”,在这个问题上,于仁同县里从事农业的专家请教,向书本学习,和群众集思广益,再试探性带领群众开展种植。1977年,在当时亩产100斤的国家棉花种植标准下,于仁带领大塘种出了亩产为103斤的棉花。消息一出,保山地委领导亲自到大塘公社视察,对于仁的实干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因为实干苦干成果,于仁被推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78年2月—1982年12月)。

  “1978年2月,我人生中第一次坐上飞机到北京,是去参加第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会时,按姓氏笔画排位,我在我们云南代表团中坐一排一位,当时那个激动啊,抬头见的都是国家领导人。”说起到北京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仁依然激动如初。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于仁更是尽心尽力。一次街天,看见来自施甸木老元赶集的农户,带的水喝光了,就到现在的卡斯街上买水喝,由于当时卡斯街缺水,所以水价格相对要高。农户辛辛苦苦赶集赚的钱用来买水喝,这一幕刺痛了于仁。于是他下定决心解决卡斯街用水问题。通过与县委、政府汇报,同县水利局等部门协调沟通,多方沟通协调,寻找水源,终于引、架通了水管,解决了卡斯街群众饮、用水问题。如今,一些卡斯街的老人说起水,还会自觉不自觉地说到于仁,说到当年那位党委书记。

  光热不减,优良传统不能丢

  于仁于1994年11月退休。退休后,于仁仍然秉持“做事先做人,万事信为先”的原则,处处发挥带头作用。

  90年代的达丙镇达丙村(现达丙社区),路面有多处坑洼地,一到雨季更是出行不便。1995年,退休后的于仁在抓好自家生产的同时带头出钱出力,组织人员对寨内道路进行修缮,极大改善了寨内道路状况,为后来村组道路修缮奠定基础。

  主动缴纳党费、积极参与党组织生活,是达丙社区对这位老党员的评价。一直以来,于仁都不忘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教导子孙踏实努力工作,清白干净做事。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身体大不如从前的老人,叮嘱子孙不能给国家添乱,并带头无条件拆除了活人墓。

  看着依然精神的老党员于仁,看到的是一颗对党始终保持无限热爱和高度忠诚的真心,不畏艰险、默默奉献的精神,虽历经岁月洗礼,但永不过时,是今天每一名党员对照检查的一面镜子。

责任编辑:郭云旗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