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脱贫攻坚的“隆阳答卷”

来源:云南日报 2020-08-31 11:03:17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今年5月17日,省政府发布通知,正式批准31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序列,保山市隆阳区名列其中。这一天,98万多隆阳区各族干部群众已经盼了很久很久。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隆阳区将与全国、全省、全市一道,实现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

  底气,来自于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进展。2012年,隆阳区被国务院确定为“滇西边境山区”片区县之一,全区有7个贫困乡、112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1537户95276人。截至2019年末,11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累计脱贫退出20309户90675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0.29%下降至2019年的0.65%。

  底气,来自于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成绩单。近年来,隆阳区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以脱贫攻坚统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2014年至2017年,连续4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2019年,全区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846元和13843元,增长8.2%和11.2%,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易地搬迁,挪出穷窝窝

  一排排崭新的楼房、一条条平坦的道路、一座座整洁的校园,以及设施齐全的医院、功能完善的村(社区)服务中心、管理规范的农贸市场……行走在隆阳区各乡镇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处处都能看到欣欣向荣的发展图景。

  “以前住在大山里,就医就学都不方便,收入也不稳定。现在好了,住上了楼层房,不用再为吃穿发愁,这得感恩共产党,感谢国家的好政策。”从辛街乡龙洞村搬到邹里社区梦想家园集中安置点的蒋和林感慨地说。

  蒋和林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前因母亲病重,欠下了上万元债务,自己又不能外出务工。如今搬进了新家园,社区给他介绍了公益性岗位,每个月有3000元左右的稳定收入。他还担任了邹里社区梦想家园集中安置点第一党支部书记和村民小组长,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蒋和林的生活变迁,是隆阳区在辛街乡邹里社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一个缩影,映射出安置点1144名贫困群众,从全区5个乡镇“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瘠之地,到“一步住上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的蝶变历程。

  辛街乡邹里社区梦想家园集中安置点距乡政府、中小学校、卫生院600米,到高速路入口和保山机场仅5分钟车程,到保山城区有4班次公交车在安置点停靠,群众出行十分方便。不仅如此,安置点距保山工贸园区仅10分钟车程,群众入园就业条件便利。

  “这样便利的生产生活条件,在以前做梦都不敢想。”谈起现在的新生活,搬迁群众由衷感叹。

  2019年7月,国家发改委肯定了隆阳区邹里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经验和做法,向全国推广。

  隆阳区山区群众的贫,很大程度上贫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近年来,隆阳区瞄准居住地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发展生产困难的贫困地区,精准锁定对象、精准执行政策、精准规划安置,做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实现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隆阳区按照“能大不小、能城不村、能平不坡、能多层不独院”的思路,精准锁定“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对象3984户18864人。目前,全区43个集中安置点已全部建成,搬迁群众全部入住。

  与此同时,隆阳区还围绕“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的目标,全面排查辖区内农村危房,分类制定补助政策,按照“一户一方案”的思路,投资5.8亿元,实施四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16575户、非四类对象无力建房户615户和农房抗震改造1006户,实现所有贫困户住房安全稳固、遮风避雨。

  按照省市要求,隆阳区积极作为,2017年将高黎贡山移民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范围,实现困难群众迁出深山、安居乐业。通过强组织,确保“搬得出”。在安置点设立党支部,组建村民小组,发挥基层组织的引领和服务作用,实行“八包”责任制,做实群众工作,确保应搬尽搬。规划建设集中安置点4个,实行区级领导驻点督战,目前已全面完成工程建设和搬迁入住任务,让895户4911名群众摆脱贫困。

  通过重管理,确保“稳得住”。实行“双点长制”加强管理,健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重塑群众生活习惯,引导群众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彻底解决失管漏管的问题。

责任编辑:郭云旗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2月26日,昆明闻讯实业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首批1182台区外保税维修“智能电视盒子(待维修)”件通关放行,标志着云南省获批的首个区外保税维修项目正式开展业务。

2024年02月28日 11:10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