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龙陵:万名土专家带富乡邻奔小康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0-08-24 11:11:34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伴着傍晚凉爽的风,保山市龙陵县勐糯镇大寨社区傣韵织锦专业合作社车间里灯火通明如同白昼,傣族“工匠导师”杨新芬正在给60多名织娘上手工织锦实作课。

  农户织绵忙

  杨新芬是大寨傣家染织的“大咖”,她设计的染织傣锦和筒帕,饰花缀纹活泼素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拜在她门下学艺的徒弟达20多人。她被合作社聘为技术总监,把“工匠导师”的角色演绎得风生水起,为合作社制定了产品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开展了染织刺绣技能培训,把自己的绝活儿传授给姐妹们,合作社的产品俏销国内外市场,60余名傣族妇女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电商服务站

  像杨新芬这样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当“教头、办讲座的土专家在龙陵县有1万多人,涉及种养加工电商等领域。这些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土专家、田秀才、“商务通”逐渐成为龙陵县脱贫攻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领头雁”和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为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该县创新构建“乡土人才+”模式,通过组织引导、产业基地、措施激励、服务推广等方式,吸纳一批“田秀才”“土专家”引领农村产业革命和乡村振兴。在乡土人才的带动和辐射下,广大农民积极投身林果、畜牧、农特产品加工、刺绣、电子商务等行业,涌现出小微企业1.35万户、电商200余户、涉农专业合作社467个、家庭农场44户、扶贫“大嫂车间”1000余个,村级集体企业200余户,大部分由乡土人才创办和领办,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养蜂的土专家

  近几年来,该县十分重视乡土人才的培养,使一些懂技术、善经营的技术型、知识型农民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力量。龙陵县石斛种植面积已达2.25万亩,2019年实现产值5.1亿元。依托石斛产业,采取“农民‘点菜’、政府买单、职能部门‘下厨’、技能中介带动”的方式,对农民进行石斛种植、石斛枫斗加工技术培训。共举办培训班500余场次,培训农民3.1万人次,获证率达99.5%,拥有石斛种植和石斛枫斗加工“双料”证书的有2.4万人,其中3000余名持有石斛枫斗加工资质证的乡土人才怀揣技术走天下,到广东、浙江及省内的德宏、临沧、西双版纳等州市传授技术,年人均收入约6万元。

  “我在盈江为当地石斛种植大户当加工枫斗的领班兼‘教头’,管吃管住,每月挣1万多块钱呢!我带出去20多名寨里的姐妹做石斛枫斗每人每月有几千块钱的收入,改善了家里生活状况,过上了富裕生活。”龙山镇核桃坪村村民尹发娣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如今,尹发娣带着这帮家乡姐妹返乡创业,有的种植石斛,有的加工石斛枫斗,有的搞石斛产品销售。“在家乡创业既可以照顾家庭又能挣到钱,有了技术和资金不愁过不上好日子。”尹发娣说。

  技术到田间,成就致富路。

  龙陵县还通过建立“乡土人才库”,着力培育一批致富有方、带动有力、乐于奉献的乡土人才队伍。将全县1万余名种植、养殖、建筑、玉雕、刺绣、电商等方面的乡土人才纳入“乡土人才库”,并根据各乡镇产业特点和群众需求,组织他们深入基层农村,向群众传授致富经验,帮助基层和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信息难题。同时,围绕建立高效优质特色产业和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水平的要求,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构建起一条“科技专家一一乡土人才一一科技示范户一一辐射带动农户”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通道。

  照料烟叶

  “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田少山高路险恶”。腊勐镇松山村何家寨是个有23户109人的自然村,交通闭塞,仅有一条泥土路通向山对,生活环境较差;晴天灰飞扬,雨天泥裹脚,通向山外的公路晴通雨阻,买难卖难困扰着村民的生活。腊勐镇领军人才、何家寨村民小组长何永贵为了解决村民行路难,在项目资金缺口大的境况中,以个人名誉向信用社贷款10万元垫付到工程款项中,保证了工程按时开工。何永贵发挥烤烟种植技术特长主动担任“烟教头”,向村民悉心传授烤烟种植、管理、烘烤等技术,全寨种植烤烟130余亩、烤后豌豆150余亩、甘蔗80余亩,养殖肉牛67头,群众收入稳步增加,2018年,实现了整寨脱贫出列。(雷华)

责任编辑:郭云旗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2月26日,昆明闻讯实业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首批1182台区外保税维修“智能电视盒子(待维修)”件通关放行,标志着云南省获批的首个区外保税维修项目正式开展业务。

2024年02月28日 11:10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