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好 候鸟来“歇脚” ——从世界极危鸟类青头潜鸭现身保山看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云南日报 李建国 2020-04-09 14:20:26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2020040908_res03_attpic_brief

  青头潜鸭 本报通讯员 毛三 摄

  玉带海雕捕鱼的身影。 本报通讯员 蔡庆彪 摄

2020040908_res07_attpic_brief

  青头潜鸭 本报通讯员 张世红 摄

  2019年1月,世界极危鸟类青头潜鸭首次出现在保山市隆阳区诸葛堰。

  今年2月22日,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在青华海东湖巡护时,监测到一只雄性青头潜鸭;3月1日,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再次监测到两只青头潜鸭。

  青头潜鸭选择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作为越冬栖息之地,正是保山市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生动写照。

  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达到216种

  植物992种

  每年在此越冬的水鸟数量最多时近17000只

  高黎贡山已知分布有鸟类19目58科525种

  占中国鸟类总数的37.5%

  青华海越冬候鸟“朋友圈”越来越大

  以5800多万浏览量登上了人民网微博热搜,央视新闻联播聚焦,新华社多平台报道……今年2月下旬以来,第二次现身保山的极危鸟类——青头潜鸭成为“网红”,引来了无数关注的目光,保山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成效成为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和网民关注的热点。

  3月14日下午,摄影师蔡庆彪在保山市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拍摄,首次记录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玉带海雕的影像。蔡庆彪说,这只大雕双目炯炯有神,时而振翅高飞,时而展翅盘旋,优美的姿态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耀眼。

  玉带海雕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在国内非常少见,为保山市新记录。“玉带海雕现身于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说明保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不少保山市民表示。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证人类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条件之一。而鸟类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方面功不可没。近年来,大量珍稀候鸟越冬迁徙中,都在保山市停留过冬,其中不乏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鸟类。

  青头潜鸭、玉带海雕……众多鸟儿为什么选择在保山越冬栖居?保山为何能留住鸟儿们的“心”呢?

  保山市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国际候鸟迁徙路线上,加之近年来保山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市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不断增强,吸引了越来越多鸟类停留栖息。

  从2016年底开始,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开展了以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开展湿地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目标的试点建设,区域内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

  据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青华海湿地的恢复,湿地公园内植物种类由2016年的480种增加到目前的992种,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的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目前,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种类数量达到216种,比公园建成之初的172种增加了44种。每年冬天,都有大量候鸟在青华海越冬、栖息,越冬水鸟数量最多时近17000只。青华海成了越冬候鸟的重要栖息地,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9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极危鸟类2种、易危鸟类2种、近危鸟类7种。

  随着保山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青华海的越冬候鸟“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在近期新记录的鸟类物种中,就有白额雁、大麻鳽、花脸鸭、彩鹮、反嘴鹬、蓝喉歌鸲等,其中部分为云南省、保山市首次记录。

  如今的青华海清波粼粼、水草丰美、鸟欢鱼跃,站在湖边,鸟儿们用翅膀击打水面荡起层层涟漪,清脆的鸟鸣划破了天空的沉寂,湖面上随处可见的鸟类或休憩或觅食,青华海俨然已成为鸟儿的天堂、鱼儿的乐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

  保山市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6℃,森林覆盖率达65.8%,被誉为 “天然大氧吧”“春城中的春城”、世界最适宜人居住的地方之一。

  近年来,随着湿地的恢复,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的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是重要的越冬候鸟栖息地。

  “湿地的恢复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保山市民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逐步提高。”保山市林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在保山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守护湿地、亲近自然的队伍中来,走进湿地了解青华海的野生动植物,用影像去讲述青华海的生态故事。他们用手中的镜头,既发现生态之美,也监督各种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行为。

  青华海湿地的变化,是保山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取得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保山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全力以赴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加快“生态保山、森林保山、绿色保山、美丽保山”建设。

  高黎贡山是中国鸟类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已知分布有鸟类19目58科525种,占云南鸟类总数958种的54.8%,占中国鸟类总数1400种的37.5%。其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种类5种,国家二级保护种类33种,被誉为“中国的五星级观鸟圣地”“中国观鸟的金三角地带”“飙鸟的地带”。

  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百花岭村的七号鸟塘塘主杨学富,在村里建起了一个鸟塘,专门为来自国内外的拍鸟爱好者提供服务,从原来的“猎鸟人”转变成了“护鸟员”,还兼职做了一名“鸟导”,每天带着摄影爱好者上山拍鸟,背包、送餐、销售等逐渐形成了百花岭特有的观鸟产业和观鸟经济。

  现在,百花岭村已经发展大大小小21个鸟塘,发展“鸟导”60多名,每个鸟塘年收入可达5万元至10万元。

  在富饶美丽的潞江坝,潞江镇香树村党总支书记余林富带头引进澳洲坚果种植,没有资金、没有技术,便自己育苗、自己定植。两年里,他亲手栽下了1800株澳洲坚果树。在他的带领下,整个香树村现有坚果树4000余亩,他成了傈僳族群众的“领头雁”。如今荒山变成了绿林,满山的坚果树硕果累累,每年纯收入可达20万元。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腾冲分局大塘管理站茨竹河护林点小组长李志华,每天上山巡护,一天内最远要走8个小时的路程,14年如一日守护着神圣的高黎贡山。

  近年来,保山市围绕“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理念,通过实施“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工程建设、引导县域城市开展“一城一特”补绿增绿等措施,让城市绿地率达31.3%、湿地保护率提高至32.29%,污染防治得到持续推进,连续3年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均为“优”。

  2019年,“美丽保山”建设交出漂亮答卷。保山市及施甸、龙陵分别被命名为省园林城市、园林县城,腾冲入选国家园林城市,全市5个乡镇(街道)创建省生态文明乡镇通过技术审查,23个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

  如今,漫步在保山的城市街头或是乡村小路,花团锦簇,鸟儿啁啾,呈现出生态环境优美、人居环境改善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郭云旗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2月26日,昆明闻讯实业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首批1182台区外保税维修“智能电视盒子(待维修)”件通关放行,标志着云南省获批的首个区外保税维修项目正式开展业务。

2024年02月28日 11:10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