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家凹整治环境发展产业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来源:郭金灿 张一红 2019-05-10 21:10:35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村庄美起来 产业做起来

——代家凹整治环境发展产业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原来,路边的这条沟道上堆满了柴草,下面经常出现死鸡死猪,有些河段还被村民占出来一大截,有意见的村民不敢说,不自觉的继续乱堆乱丢,雨水天就会出现‘肠梗阻’,河水经常漫过路面。”施甸县仁和镇土官村代家凹二组组长车洪涛指着寨子中间的灌溉沟渠说。

  车洪涛带着记者沿着代家凹自然村边走边看,一条宽畅的小河穿过村子,是代家凹自然村300多亩农田灌溉的主要沟渠,也是村里的“母亲河”。车洪涛指着较宽的河段说:“这段河道原来被村民占了近1米,上面还堆满了柴草,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与村民代表一起将河道上的柴草处理干净,将占着河道的树木砍除,拓宽了河道。”

  代家凹寨子边,成片绿油油的桑园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代家凹村种桑养蚕已经有15年的历史了,133户村民中种桑养蚕的农户达到70多户,种植面积达300多亩,种桑养蚕和务工收入是代家凹自然村的两大支柱产业。

  “去年王光品家种植了2.6亩桑园,收入达到14000多元。但是,因为桑园种植达不到连片规划的要求,好多农户单产不是太高。桑园种植不连片不行,烤烟、玉米等其他作物在桑园中间都会影响到养蚕的收益。工作队和村里单是调解种桑养蚕的矛盾纠纷就有八九起。工作队和村‘两委’谋划着打造代家凹种桑养蚕产业,增加群众收入。”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杨洪敏介绍,“自去年进驻土官村以来,在开展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整治等各项问题上,群众一直不支持、不表态、不动手,成了土官村开展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扶贫工作队就开始从走访群众上寻找代家凹村思想抵触的原因,决定从增强党小组凝聚力和整治村容村貌上入手,动员党员带头投身公益。去年6月份开始,土官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开始组织代家凹一二组村民召开了七八次村民会议和群众代表会议,共同商讨进行村容村貌整治的问题。看到驻村扶贫工作队动真格的决心,村民们开始积极主动地投工投劳参加公益。

  车洪涛说:“全村群众投工投劳整治了3天的村容村貌后,不光是道路沟渠干净了,村民的自觉性也高了,开始自觉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并在自家门口安放了垃圾篓和口袋专门收集垃圾,不再往河里乱丢垃圾,发展产业也积极了!”

  村容村貌整治这块‘硬骨头’啃下来后,代家凹村民开始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发展种桑养蚕产业。杨洪敏说:“村民的积极性高涨了,村里规划发展200亩桑园示范样板种植,70多户村民毫无怨言地支持种植,有几户不养蚕的农户也将自家的土地种上了桑树,有些农户没劳动力种桑养蚕就通过土地流转到种桑养蚕的农户家中。”

  张树华是代家凹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6口人,由于田地少,全家都依靠他一个人在瑞丽务工,收入很不稳定。在村里发展产业的带动下,今年也开始将自家规划区内的1.2亩田种上了桑树。张树华说:“原来媳妇在家照顾生病的老人和上学的娃娃,自己务工收入不稳定。去年养了60多斤蚕茧,收入1300多元。”

  目前,代家凹自然村的村民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动员下,全村有120多户农户种植桑树,桑园面积达到了600多亩。

责任编辑:张杨军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本次活动拟开展主题融媒报道、摄影作品征集、理论评论阐释、幸福长卷绘制、线上线下互动、宣传联盟构建等“六个一”大型网络宣传。

2024年03月11日 16:56

陈真永说,大理对古城保护核心区临街商铺立面风貌进行规范提升;对古城内保存较好,具有建筑文化、历史、工艺科研价值的传统院落进行活化利用。

2024年03月11日 16:41

今天,人民日报社云南分社整理长图,带您一分钟速览2024全国两会“云南好声音”。

2024年03月11日 16:38

2023年,全国累计完成4.2亿吨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4亿吨粗钢产能烧结球团脱硫脱硝、料场封闭等重点工程改造,8.5万个挥发性有机物(VOCs)突出问题整改……

2024年03月11日 16:31

平遥县委、县政府把保护好千年古城作为重大任务,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利用。

2024年03月11日 16:23

杨宗科希望,相关部委加大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在项目、经费、政策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加强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与《汉长安城遗址国土空间规划

2024年03月11日 16:15

王学锋建议,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信息平台建设,将各类保护要素纳入信息化平台并动态维护,并加强各级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实现数据共享和共同保护。

2024年03月11日 16:07

石磊建议,应以古法维护,遵循修旧如故原则,在尽量保留传统建筑原构件、原材料、原工艺的同时,将不得不补充的新构件与原构件区分开来,并加强传统技术和工艺人

2024年03月11日 16:00

3月8日,云南滇中新区管委会、山东大学、云南省科技厅在青岛签订共建山东大学云南研究院合作协议。

2024年03月11日 15:52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11日下午3时举行闭幕会,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

2024年03月11日 15:45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