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缺什么,我们种什么!” ——施甸县仁和镇五楼村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见闻

来源:保山日报 李建国 郭金灿 2019-05-10 21:10:48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近年来,农民朋友普遍反映,水稻种植效益不够好,而在施甸县仁和镇五楼村,不少村民却越种越带劲。这是为什么?

  今年已经66岁、在五楼村任职20多年的村党总支副书记郭维斗给出了答案:村民种植的水稻主要用来育种,只卖种子,不卖大米。

  传统种植一亩水稻,除去种子、农药、化肥等成本,亩产值只有2000多元。但是,五楼村的情况与其他地方不太一样。

  “由于五楼村水利条件好,农民群众种植水稻的经验丰富,近20年来一直承办着施甸县水稻种植样板示范田。”郭维斗说,产量和产值比别的地方要高很多。

  2018年,村“两委”积极向上级农业部门争取,加快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建设步伐。全村集中选取120余亩稻田作为示范基地,开展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Y58S”的育种繁殖。经市农业部门组织专家到基地验收,实测1.5亩,亩产量达643公斤,单产居全市繁育基地首位。

  “田还是那垄田,地还是那块地,由卖大米变为卖种子,亩产值接近5000元,收入比普通水稻种植翻了一番。”曾当兵多年、现任五楼村党总支书记的杨自卫说,群众看到了真金白银,种植积极性自然提高了。

  杨自卫介绍,今年五楼村规划发展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300亩,将带动村民增收150多万元。

  “如果育种市场下滑,需求发生变化了怎么办?”面对记者的问题,杨自卫透露,目前村里已建立优质水稻种植示范基地800亩,并创建了“五楼优质大米”品牌,以每袋10公斤或25公斤进行包装后出售,比普通大米效益要好得多。

  “好女不愁嫁,好米不愁卖”。杨自卫信心满满。

  阳春三月,记者在五楼村边走边看边听,被该村围绕市场调结构、依靠科技促增收的做法深深吸引和打动:2006年甜柿产业在保山坝兴起,五楼村的近百户农户发展甜柿产业300多亩,尝到了甜柿畅销的甜头;2010年五楼村成立了兴民果蔬专业合作社,规划发展葡萄种植400多亩,亩收入就达万元……

  “过去,五楼村根据市场需求,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引导群众发展甜柿、食用菌等,曾被评为省级和市级科技示范村。”郭维斗说,近十年来,村“两委”按照科技兴农的要求,每年都组织开展水稻、水果、蔬菜种植技术培训10次左右,村里培养了一大批“新型农民”。

  从2012年开始,五楼村“两委”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会议等,决定在村庄的下片区域发展500亩水果种植园,中片区域发展1000亩水稻样板和蔬菜,上片区域发展林果产业,横沟海子片区发展500亩种藕养鱼的生态休闲观光产业,围绕美丽乡村和市场需求打造产业发展片区。

  “市场缺什么,我们就引导群众种什么!”看着村里的产业发展分片规划区域图,郭维斗表示,道理看似简单,做起来并不是易事。他说,五楼村的实践证明,小农户面对大市场,还需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紧盯市场调优结构。

  “只有围绕市场转型升级发展,才能真正让农村成为美丽家园,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杨自卫补充道。

  眼下的五楼村,已经初步实现了“农村转型”“农业转型”“农民转型”。郭维斗说,他有一个梦想,希望借助政策支持,在村里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发展田园综合体,让村民享受到更多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红利。

责任编辑:张杨军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本次活动拟开展主题融媒报道、摄影作品征集、理论评论阐释、幸福长卷绘制、线上线下互动、宣传联盟构建等“六个一”大型网络宣传。

2024年03月11日 16:56

陈真永说,大理对古城保护核心区临街商铺立面风貌进行规范提升;对古城内保存较好,具有建筑文化、历史、工艺科研价值的传统院落进行活化利用。

2024年03月11日 16:41

今天,人民日报社云南分社整理长图,带您一分钟速览2024全国两会“云南好声音”。

2024年03月11日 16:38

2023年,全国累计完成4.2亿吨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4亿吨粗钢产能烧结球团脱硫脱硝、料场封闭等重点工程改造,8.5万个挥发性有机物(VOCs)突出问题整改……

2024年03月11日 16:31

平遥县委、县政府把保护好千年古城作为重大任务,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利用。

2024年03月11日 16:23

杨宗科希望,相关部委加大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在项目、经费、政策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加强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与《汉长安城遗址国土空间规划

2024年03月11日 16:15

王学锋建议,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信息平台建设,将各类保护要素纳入信息化平台并动态维护,并加强各级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实现数据共享和共同保护。

2024年03月11日 16:07

石磊建议,应以古法维护,遵循修旧如故原则,在尽量保留传统建筑原构件、原材料、原工艺的同时,将不得不补充的新构件与原构件区分开来,并加强传统技术和工艺人

2024年03月11日 16:00

3月8日,云南滇中新区管委会、山东大学、云南省科技厅在青岛签订共建山东大学云南研究院合作协议。

2024年03月11日 15:52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11日下午3时举行闭幕会,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

2024年03月11日 15:45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