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昌宁:“ 一村一品”菜更鲜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社 2019-10-23 12:52:46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云南经济日报社保山讯 (伍修贤) 10月中旬的昌宁柯街芒赖坝子,深蓝色的大棚一个接连一个,排列错落有序,犹如一片海洋。田间地头,菜农们正抢抓节令,争取尽早将辣椒、苦瓜、茄子等冬早大棚蔬菜种下去,生怕错过蔬菜上市季节,卖不到好价钱。

  “我们芒赖社区成为了全国‘一村一品’蔬菜示范村,我想我们的市场前景将会更好,对我们这些菜农来说相当有利,日子肯定是越过越红火。”正忙着给辣椒除草的芒赖社区缅寺村民小组的杏春荣,虽然累得满头是汗,眼里却充满了对增收的希望。他说:“今年我家8亩多的田全部种蔬菜,主要种大棚辣椒,少部分已经开着花、挂着果,按照去年的市场行情10万左右毛收应该不成问题。”

  和杏春荣一样,芒赖所有的菜农这段时间来都兴奋不已,因为自己所在的社区名列近日农业农村部网站公布的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里的一员。“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目的是为突出优势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更好地示范带动更大范围乡土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大举措。

  柯街镇芒赖社区素有“昌宁第一村”的称号,地处亚热带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年降水量980毫米以上,早在1998年,这里就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成为了冬早大棚蔬菜种植的试验村,由于填补了市场空档,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从此在枯柯河畔地热河谷地区就有“大春保饭吃,小春苦钱用”的种植习惯,生长周期短、市场价格平、经济来得快的“短平快”冬早大棚蔬菜产业,以短养长,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经过二十多年的展,如今芒赖社区已成为枯柯河畔冬早大棚蔬菜的重要生产基地,昌宁县南菜北运和柯街镇无公害蔬菜重要种植基地之一。全社区10个村民小组597户农户中,有566户种植冬早大棚蔬菜,种植规模已从一开始的几十亩发展到现在的5000余亩;产量从过去的不足100吨发展到现场的总产近10000吨;种植种类从单一的西红柿、黄瓜发展到现在的大棚辣椒、西葫芦、四季豆等二十余种品种,产品因产量高、质量好、无公害,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销往国内各大城市,部份产品出口到俄罗斯等国家,冬早大棚蔬菜产业已真正成为芒赖社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2018年末,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790万元,实现农业经济总收入4464万元,其中蔬菜收入3051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9%,占农业经济总收入的68%;人均纯收入达14900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3129元,高出26.6%。

  “下步我们芒赖社区将用好用活“一村一品”示范村这一荣誉,把蔬菜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周边及邻乡镇发展,让我们的无公害蔬菜从田间地头直接‘走’到大江南北。”柯街镇芒赖社区党总支书记张绍华同样信心满满。

  全国“一村一品”蔬菜示范村的获得,也让昌宁县橄榄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永华看到了新的商机。近几年来,橄榄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立足芒赖,放眼柯街及整个枯柯河流域,逐步走出了生产、销售为一体化发展路子,彻底改变了芒赖和周边村镇蔬菜“小打小闹、各自为阵”的市场乱象,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并通过企农合作联动,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在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李永华说: “‘一村一品’不仅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脸’,更能给菜农带来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上的多重惊喜,我们现在就是要依托特色产业基地,走绿色发展的路子,用更加新鲜蔬菜的蔬菜, 让‘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产品具备与‘名号’相符的实力,赢得更好的市场声誉,吸引更多的客商慕名前来采购,带动柯街及周边乡镇的冬早大棚蔬菜向国内外更大的市场进军。”

责任编辑:张杨军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本次活动拟开展主题融媒报道、摄影作品征集、理论评论阐释、幸福长卷绘制、线上线下互动、宣传联盟构建等“六个一”大型网络宣传。

2024年03月11日 16:56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地处祖国南疆,拥有国际性口岸4个、双边性口岸1个、边民互市贸易点14个,是中国陆路口岸最多的城市。

2024年03月11日 16:45

陈真永说,大理对古城保护核心区临街商铺立面风貌进行规范提升;对古城内保存较好,具有建筑文化、历史、工艺科研价值的传统院落进行活化利用。

2024年03月11日 16:41

今天,人民日报社云南分社整理长图,带您一分钟速览2024全国两会“云南好声音”。

2024年03月11日 16:38

2023年,全国累计完成4.2亿吨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4亿吨粗钢产能烧结球团脱硫脱硝、料场封闭等重点工程改造,8.5万个挥发性有机物(VOCs)突出问题整改……

2024年03月11日 16:31

平遥县委、县政府把保护好千年古城作为重大任务,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利用。

2024年03月11日 16:23

杨宗科希望,相关部委加大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在项目、经费、政策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加强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与《汉长安城遗址国土空间规划

2024年03月11日 16:15

王学锋建议,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信息平台建设,将各类保护要素纳入信息化平台并动态维护,并加强各级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实现数据共享和共同保护。

2024年03月11日 16:07

石磊建议,应以古法维护,遵循修旧如故原则,在尽量保留传统建筑原构件、原材料、原工艺的同时,将不得不补充的新构件与原构件区分开来,并加强传统技术和工艺人

2024年03月11日 16:00

3月8日,云南滇中新区管委会、山东大学、云南省科技厅在青岛签订共建山东大学云南研究院合作协议。

2024年03月11日 15:52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